金門的山外,並不是任何一座山頭的外側,但能夠在每一個傍晚時分接收夕陽充分的洗禮,
西斜的光會在某時某刻剛好切進書店,照耀在山外車站對街的長春書店。
在時間堆疊的痕跡後面,滿頭白髮的書店主人陳長慶老師總是坐在電腦桌前,
一字一句、不帶多餘聲響的敲下金門的下一篇章。
尚處戒嚴時期的民國62年,陳長慶老師以「辦雜誌要有地方賣」為由開立了長春書店,
裡面成為金門在地重要的文史雜誌《金門文藝》的發行場所。
《金門文藝》的路程是坎坷的,歷經惡意批評、停刊、改版、預算斷炊等許許多多的困境和阻撓,
2014年才又再度回到陳老師手上,直到此時《金門文藝》已經走過40多個春秋,
店內的新書在客人眼中也早已變成舊書。
在過去有十萬大軍的年代,書店的生意也是非常好的。
「以前電影散場,街上計程車排半條街,大家都搶車坐。」
陳長慶先生說,每當哪一師放假,店內就會充斥著迷彩服的身影。
沒想到後來兩岸關係改變,金門服役人口銳減,現在的大部分是金門子弟,放假就直接回家,本島的人也是直飛回台,金門街道不會再被誰多做停留。
店內有一排不搶眼的信封與信紙區,信手一拂是灰塵沙沙的觸感。
現在的客人很少,買文學書的人更少,更失去了親手寫信的人。
拜訪的那天,只有幾位爺爺馱著佝僂的身軀踏進書店拿走例行的每日報紙,陳老師清楚知道每天有誰會來,他們個別看哪一份報紙,然後在上面做註記,放到書店內的熟客區,靜靜等待主人前來。
陽光持續照耀的這間書店,光影走得特別緩慢,好似刻意等著老人的腳步追上,讓人有種時差錯覺。
人們從外頭略過,會誤以為這個空間沒有任何動靜。
「有一日,若是長春書店七點店門還沒開,代表這老人家已經差不多了。」
《書店裡的影像詩》影片最後,陳長慶老先生悠悠說出這句話。
我們轉頭看著書櫃上整排的小說作品,《不向文壇交白卷──《金門文藝》的前世今生及其他》、《花螺》、《父親的遺物》、《晚春》排排站立,電腦檔案裡還裝著最新連載《島嶼天青》,著作等身的他並沒有被時間打敗,在宛如靜止的書店裡頭用自己的聲音,在這塊金黃色的土地上,為金門、為自己的家唱歌。
然後這些便是這裡的現在與未來,最珍貴的寶藏。
書店資訊:
金門縣復興路130號
週一-週日: 07:00 – 19:00
2 Comments
这里甚是热闹!头像可以显示了?以前总是XX
記得這位爺爺,小時候總是找他買墨汁與毛筆,他和藹可親的笑容特別溫暖慈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