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的時候,街上總會有一家店,
人們總是在那間店買報紙,也在那裡買零食,
有些雜貨店不像普通的柑仔店,只是單賣文具和玩具,它有一定數量的書,有言情、漫畫等讀物,
有茶葉、餐具這類的東西,但現今這種復古店家幾乎要消失殆盡。
於是,作家陳輝龍先生有了自己的構想
他說,他的店要賣器皿、玻璃杯、陶藝碗盤,於是乎書房味道就開張了。
戲稱自己是書房工友的陳輝龍老師,擁有了第二人生的書店之後,在裡頭大張旗鼓地做outlet。
但書的outlet不是過季的展示,是提供品味的選單。
書房內會進飲食、人文、美術的讀物,民俗技藝folk類刊物,和茶道陶藝相關的書,
但不會有企管財經史等投資理財的書,例如:「如何寫企劃案」,這類圖書一概不進,也沒有勵志類的書,因為總是角逐各大書店排行榜首位的書籍,不免令人覺得虛偽且氾濫。
「要會選擇,生活才會美好」,
書房味道不賣藝術品,這裡選賣的是親近大眾的日常用品,自己有了方向,也同時讓大眾有了更多選擇。
有親民價格但質感很好的器皿、日常的讀物、回收再利用的素材風格,這些物質元素都讓人有種似曾相識的親近。
「如果上頭加了藝術家的名字,就是一種價格,是跟平民無關的事情」。
書房味道裡頭,書籍座落在鐵架的這頭和那頭,
檯燈靜靜地站在鐵架的最上層,照亮每一本書的書背,好讓讀者能夠盡心的認識與挑選。
店裡存在著衝突的美感,看似很摩登的書店裡是用壞掉的鐵架當書架、地板是老磁磚,這一切其實都緊緊扣合著這間書店的三個獨到定位。
第一個奉行的概念是RECYCLE:
店內的客用袋都是二手袋,不管是塑膠袋或是紙袋都是。
同時也用皮鞋盒的紙材來印書店卡,環保又省錢。客人買店裡的茶葉也沒有包裝,只用最好的純鋁袋裝著,在內部放一張貼紙,說明是哪個茶葉,哪個產區,一切都是源自最樸實的生活,奉行著簡單的意念。
第二個概念是要有雜貨的感覺:
有著雜貨店平易近人的純樸,不單賣一樣商品,價格也不昂不貴,關於設計、關於外觀、關於實用性,復刻的雜貨氛圍如同閱讀的溫床,讓客人培養閱讀的習慣也靜心的在店裡思考和挑選。
第三個是沙龍的概念:
「如果這是大家的書房,就不要只是書,也要有吃的東西」
陳輝龍先生說,書房味道不單指字面上的氣味,比較像書房應該要具備哪些元素,
讓大家喜歡上閱讀,讓大家有個穩定的位置可以享受閱讀。
舉例來說,「你的髮型很有味道」其實不單指氣味,同時也指其他形容的意味。」
書房味道最貴的東西就是招牌。
聊到最後陳輝龍老師這樣說,立方體的招牌小而巧(定睛一看會讓人聯想起台南的以分計費圖書館Room A),帶著灰色調在黑夜裡亮著,簡單的設計和明瞭的告示,
讓過客像蜜蜂被花吸引般,進而進到一個樸實且帶著社會主義色彩的世界。
書店資訊:
新北市林口區中正路356號
週三-週日:14:00 – 21:00